如果仅仅是这样,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二十年时间里,就将东海岸百万生番同化。事实上同化是双向的,东海岸的土著跟大平原和西海岸土著的文化不一样,这里停留在母系时代,因此这里的土著接受外来男性更容易。早期宋人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对于这里的母系氏族十分好奇,将碰到的母系部族一度成为赘婿部。
对于一些依附于九军州或者跟九军州结盟的友好土著部族来说,双方生活在同一区域,女性地位很高,非常开放,很可能一个土著女子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跟一个流放的光棍汉勾搭在一起后,这个光棍汉就欢天喜地的跟老婆回她们的部落了。数以万计的光棍汉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嫁”了出去。
大批光棍进入赘婿部族,直接带去了汉人的文化,当然有糟粕,但更多是优势。流放光棍主要是活不下去的无地贫民,都是农民。进入赘婿部落之后,他们很容易就能得到土地,成为优秀的农民。当生番们吃饱喝足之后,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喝酒的时候,他们在精心照顾他们的庄稼,当土著收割了玉米烤着吃的时候,他们将剩余的粮食用来酿酒,他们种植的土地也比生番更多,因为他们懂得用牛耕。而且这些当了赘婿的光棍,还是九军州的汉人和土著的纽带,许多汉人和土著的贸易,都是他们在参与,所以他们很容易变得更为富裕。
大量入赘的汉人,为土著部落带去了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养殖牲口的技术,引进了更多的农作物,他们自己也渐渐成为土著部落里的优势族群。
东部土著,虽然保持着母系氏族的文化,但却处在一个母系跟父系交融的时代。她们的文化视角还是母系的,财富传承以母系血缘为主,小姨而不是叔叔继承兄长的财富。但是部落酋长,却是男性为主。所以一些氏族部落,甚至有入赘的汉人因为功绩,被推举成为酋长的。
成为酋长的汉人,跟氏族传统严重冲突,因为按照氏族的继承制度,他的儿子无权继承酋长职务。因为在母系视角下,他的儿子被看做是其他部落的人,将来是要“嫁”出去的。他的酋长之位,一般是他妻子姐妹的儿子来继承。
这种认识冲突,在地位弱势的汉人酋长来说只能默认,但有一些酋长则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