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内阁会议议题。如前几次的会议一样,无不让那些内阁之臣吃了一惊。
胡涟凯的大陆之行,在那场皇帝为他准备的晚宴之中,讲了不少关于党派之事,大臣们料想到这位一向求新求变的皇帝心里一定是微微有所触动,但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皇帝不仅仅是心有所动,而是“深受所惑”,这胡涟凯离开大陆还没个把月,皇帝就有了这样的心思。
近来颇受冷落的李鸿章似乎是受尽了委屈,有一种要发泄怒火的意思,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
“皇上,臣还是那句话,党祸之例史书上笔笔皆是,我大明绝不能重蹈覆辙,还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三思而定啊!”李鸿章伏地叩首,仿佛曾纪泽硬要这么做的话,那这天就要塌下来一般。
曾纪泽发最近是越发的觉得李鸿章有些不顺眼,想当年组建淮军之时,遍观天下名士。李鸿章算得上是开明之士,那时,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与自己谈得来的人。但如今,大明思想开化的新秀们层出不穷,李鸿章的思想却是固步自封,相对而言,他已经跟不上了时代的脚步。
正是如此,曾纪泽愈发的觉得李鸿章是他革新的绊脚石,每每遇到诸如司法、行政等多方面的改革,他总是站在反对的立场上。
曾纪泽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行了行了,说得好像朕要做什么祸国殃民之事一样,朕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国家好吗。”
皇帝的这般冷淡不满的态度,着实令李鸿章的心又凉了一截,心灰意冷之下,他反而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伏在那里就是不起,又叩首泣道:“太祖百战创业,皇上继承太祖遗志,不辞鞍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方才平定天下,创下而今大明兴盛的局面。这江山乃是曾氏的江山,党禁一开,则社稷有旁落之危。臣受两朝皇帝之恩,岂能坐视不顾。臣请皇上收回此念。否则臣就长跪不起。”
李鸿章竟然搬出曾国藩来压自己,这无疑是触到了曾纪泽的禁忌,他听之脸色顿为一变,愤然而起,喝道:“李鸿章,你休要用先帝来压朕。你不要以为你是两朝元老,朕就会一味纵容你,你敢再这样出言不逊,朕绝不轻饶。”
李鸿章脸色苍白如灰,手脚也跟着颤抖不止,泣道:“臣句句只为大明社稷,皇上明鉴,皇上明鉴啊——”
好端端的一场会议,竟然会闹出这般僵局,李鸿章这般执着的举动,却是曾纪泽事先没料到的,他的脾气也跟着起来,偏生就是不让步,一声“散朝”,便是怒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皇帝盛怒而出,在场的大臣们无不惊愕。李鸿章遭此冷遇。心中悲愤不已,便真如先前所说一般,伏跪在大殿当中,死都不肯起来。
众位大臣们有不少上前劝解,与李鸿章相交颇深的财政副总长钱鼎铭道:“李总理啊,皇上走了,你也别怄气了,快快起来吧,小心伤了身子。”
李鸿章默默摇头,硬咽道:“皇上不答应我所请,我就绝不起来。”
就连一向与李鸿章意见相佐的容闳也看不下去,劝道:“总理何苦如此呢,皇上也是为了咱们大明的将来设想,顺应世界之潮流,李总理就别再为难皇上,为难自己了。”
李鸿章也不领情,拱手向众人道:“诸位同僚就不必再劝了,鸿章今日为大明社稷,就算是豁出去这条命也非拉回皇上的心不可。”
众臣见他铁了心要在这里“伏阙死谏”,心知多劝无用,只有各自唏嘘而去,诺大的大殿当中,只余下李鸿章一人跪伏在那里,显得十分的落魄。
曾纪泽回往元凤宫中,皇后刘诗涵正在宫中教广慧读书,曾纪泽一身怒气的大步而入,还未坐下便是口中骂道:“李鸿章这个老朽,倚老卖老,竟然敢当众要胁朕。不像话,太不像话了!”
诗涵一见这情形,大殿上发生了什么事就猜到了**分,这会他正在气头上,谁惹了谁跟着倒霉,诗涵便示意侍婢们都退下,就连广慧也打发出去。
诗涵奉上清茶,脸上带着笑容,宽慰道:“皇上,先喝口茶消消气吧。”
曾纪泽板着脸,吐着粗气拿起茶来喝了一口,转眼又扔回了案上,拍着桌子又骂道:“这个老家伙,屡次三番的与朕作对,朕这回非要治他不可。”
诗涵轻抚着曾纪泽的背,道:“皇上息怒,这李总理到底说了些什么话,怎会惹得皇上这般动怒。”
曾纪泽便将大殿上的经过略讲了一遍,愤愤不平道:“他拿先帝来压朕就罢了,还敢用什么长跪不起来威胁朕,哼,朕岂是受别人威胁之人。”
“也许李总理只是一时心急,说了些过火的话。臣妾想他也是极好面子的人,应该不会不顾总理身份,长跪殿上不起吧。”诗涵说着忙派侍女前和主议事大殿中去察看。
过不多时,侍女回报,说是李鸿章果真是长跪不起,任凭大臣们怎么劝都不肯起来。
曾纪泽这下更来气,怒斥道:“好啊,你个老朽不是要跪吗,好,朕就要你跪个够,朕看你能跪到什么时候。”
诗涵心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