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天的第二节,前面还有一节。明天也是两节一块儿,不另行通知了。)
开元二十四年(丙子年,西元七三六年)二月,尚书左丞相宋璟,在李隆基的暗示下,上书乞骸骨。李隆基当即同意了他的要求,准尚书左丞相宋璟致仕。
随后,李隆基正式召令,同时罢免在相位多年的萧嵩、裴耀卿。萧嵩转为尚书左丞相,裴耀卿转为工部尚书,不再知政事。中书侍郎张九龄,升为侍中。
不出李白所料,朝廷一下子罢了两个宰相的知政事。剩下的一个,却升为了第一宰相。
其实朝廷中,明智之士还是非常多的,在这件事情生前,就已经有几个人看出这样的倾向。所以当罢相之事一宣布,朝廷的几个大臣,立刻上书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宰相人选。
热门的不过安禄山、李林甫、韩休、张守珪等人。至于推荐信安王这样的,则立刻就被李隆基扣下,根本没有集体讨论的机会。
和朝堂上吵吵嚷嚷,推荐宰相的状况不同,京城之中,并没有任何特别的火药味。老百姓还是过原来的平静生活,就连在朝堂上争吵的官员,在外面相见,也都照样是客客气气的谈笑见礼。
“啊呀!这不是安郡王安老弟吗?哦!还有贺老!”
安禄山刚和贺知章从酒楼出来,就迎面遇到李林甫。以及已经升任江淮转运使的韦坚。看情形,对方分明是想进酒楼拉关系。
“呵呵!原来是林甫兄!韦兄!”安禄山连忙抱拳回礼。
贺知章也是笑着给两人回礼,不过他和两人并不怎么熟悉,对于没多少诗歌文采地李林甫,更是稍微有点看不起。随便说了两句,就借口有事,率先告辞了。
“安老弟!怎么样?刚刚宴请贺老。有什么收获呀?”李林甫笑着看向贺知章远去的背影。
“呵呵!能有什么收获,贺老方正。现在又辞了礼部尚书,小弟不过是请他喝喝酒,商量一下杂志社的事情罢了!”安禄山淡淡的笑道。
由于相位的人选中,他和李林甫是最大的热门,攻击对方,对于自己非常不利。所以现在彼此还没撕破脸面。
“以贺老在京城的实际号召力,那可是足抵两个礼部尚书呀!”李林甫笑着摇摇头。
“呵呵!那林甫兄怎么不去找找贺老地门路。以林甫兄的口才,应该能手到擒来吧!”安禄山说地客气,内里却隐隐带了一丝威胁。
“呵呵!这件事情不提也罢!”李林甫转开眼睛。
看了一眼身边对安禄山非常恭敬的韦坚,微微的向酒楼里扬了扬手:
“老弟有没有兴趣,进去陪哥哥喝两杯!”
安禄山到是微微一愣。
自己重新回到京城后,就没在特别主动的找过李林甫,本来还非常亲密的盟友关系,已经有点冷淡。加上前两天朝廷选择新宰相人选。双方都看中那个位置,更是几乎没再好好说过话。
“林甫兄相邀,安禄山敢不从命!”安禄山抱了抱拳。
不管他玩的什么花样,自己都不必害怕。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他明智的话,应该会选择和自己合作。如果不明智想威胁自己,那自己今后反倒不必把他放在眼里。现在地形势并不是完全对自己有利,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呵呵!老弟是郡王,你先请!”李林甫非常讲究的让安禄山先进。
“呵呵!林甫兄年长,自然是林甫兄先请!”安禄山不想给别人留下自大的印象。
“哎!安郡王请!”
“林甫兄卿!”
两人还是继续客气。
“呵呵!安郡王!李兄!你们两位一起进不就得了!”后面的韦坚微笑着建议。
“哈哈哈!好!这个建议好!”安禄山大点头。
“对!”李林甫一把抓住安禄山的大手,“老弟!走!我们一起进去吧!”
“好!”
在后面韦坚一脸的羡慕之中,两人手拉着手,一起走进了酒楼。
安禄山和李林甫再酒楼里面到底商量了什么,外面自然没有流传。反正安禄山在这次从酒楼回家后。拿盐水洗了足足三遍的手,这件事情安府中很多人都知道。
******************************
第三天。朝堂之上再次就宰相的事情进行了辩论。
“陛下!臣以为,安郡王虽然才能卓著,但是毕竟年青,实在不应该这么早官拜相位,这对他今后地成长不利!”一个留了白胡子的老头。缓缓退回了自己的班次。
附近的张均看了暗暗点头。没错,就应该这样。
看到大臣们基本上都微皱着眉头,在对刚才那个老头的话细细琢磨,一时没有人继续说话。张均立刻把握机会的上前一步,启奏道:
“陛下!臣觉得,兵部尚书张守珪,当世名将,功勋卓著,可以为宰相!”
张守珪面上一阵微笑。
唉!自己在朝中当了几年文官,一直没什么大地建树,竟然还有人记得自己在外的功勋,难得,难得!
“张兵部的功勋,自然不错。但是张将军是武将,如今在兵部尚书任上,就稍嫌有所偏重,宰相一职,恐怕不能胜任!”已经成为相地张九龄摇了摇头。
张守珪气得吹胡子瞪眼,但人家张九龄已经是堂堂第一宰相,圣眷正隆。自己也不好说什么,还得赔笑着点头谦虚。
“陛下!当今吏部尚书李林甫。选拔人才,刚正不阿,不避权贵。曾经因为某官托宁王给求情,而特意将此官剔除出本该入选名单,公正之名,满朝皆知,若拜宰相。定然能够胜任!”张均看到李林甫向自己使眼色,立刻领会的将第二推荐人选,说了出来。
安禄山看见两人私底下的动作,轻轻的哧了一下,以示不屑。
李林甫不给宁王面子的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