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清廷之所以让马尔戛尼等人经由内河出入北京一方面是北京距离大海甚近坐马车不需一天便可到达天津港这等京畿重地不能任由洋夷使船出入尤其是那使船上还带有大量的火炮;二么则是乾隆想让那些英国人瞧上一瞧看看大清天朝是何等的繁荣强盛意图借着运河两岸的繁华之景“震慑一下那帮没见过世面的蛮夷”。
可是乾隆以及清廷的大臣们实在是太高看了自己的国度也太轻视了马尔戛尼这帮所谓的“蛮夷”!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马尔戛尼没有被清廷官府豪华的排场所迷惑对所谓乾隆盛世得出了否定的结论:科学极度落后人民普遍贫穷军队不像军队**无处不在。这位英国使者还说:“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一针见血直指清廷地要害——愚民政策与夜郎自大。他还预言“鞑靼王朝将继续压制人民并将生变乱。……这种叛乱即使是生在我死之前也不足为奇”。
而且不光是马尔戛尼一个几乎是整个英国使团的人都对中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相比起以前所听到的那些传闻使团成员们的新认识还是颠覆性的。
在以前除了在澳门的那些从事远东贸易的洋商可以说。欧洲人绝大多数都是对中国抱有好感的。耶稣会士、莱布尼茨和伏尔泰都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神奇地国度由欧洲人应该羡慕的“开明君主”很好地统治着。
莱布尼茨说:中国人服从长上。尊敬老人无论子女如何长大。其尊敬两亲犹如宗教从不作粗暴语。
伏尔泰的评价则更高:当人口众多而广袤地中华帝国做为一个家族出现于世上之时我们还只是三三两从流浪于阿尔登森林之中的野人呢。
可是在中国走了一圈儿之后这些原本对中国抱有极大好感希望能够看到传说中“繁荣昌盛开明强大”的帝国的人们失望了。就像某位名叫巴罗的使团成员在自己的日记中所写的那样:我多次看到官员随便鞭打民从与下属的暴行。我为此感到震惊可中国人却习以为常不以为异!……中国人的天性在法律和规矩的影响下所受到地扭曲几乎是彻头彻尾的。……虽然他们生性和平、顺从和胆小但社会状况以及法律的滥用把他们变得冷漠、麻木。甚至残酷。”府官员们的狂妄自大与无知使得英国使团在短短的时间之把中国地真实情况给大致弄了个清楚。
不过这些还不至于让何贵被急急的再次调任。因为那时候乾隆以及清廷的那些官员们并不知道马尔戛尼那些人对他们的观感。还沾沾自喜的为人家愿意下跪而感到骄傲呢。
何贵之所以被调是因为英国人如他所愿地动用了武力。
其实如果按马尔戛尼地意思是不会主动对大清国动武的。毕竟他只是一个外交官顶多就是一个殖民地总督。在他地上面。不仅有印度总督还有伦敦的国会以及那些大臣们。当然还有英国国王。他没有动战争的权力。也就是说就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那些高级大班们的权力也比他大。
可是这一切都只是在马尔戛尼以自身为基础所能做出的考量。使团里不只是他一个人能够当家作主。他从北京带回了四百多名曾经被俘的皇家海军士兵为了救回这些士兵他朝乾隆下跪了。可也正是因为把这些士兵救了回来他跟使团的人们也知道了一件事:这些被俘士兵的数目在刚刚被押到北京的时候是有将近七百的。这也就是说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有两百多名英国皇家海军士兵死在了北京。……那可都是些健壮的小伙子怎么可能在两年之内就死去这么多?
水土不服?
这当然是扯淡。
而当英国使团的那些人从残存士兵的嘴里得知这些士兵的真正死因的时候就连理智如马尔戛尼也当场暴跳如雷。
原来当初被何贵、孙士毅等人从广东运到北京的英军俘虏之中黑人跟印度人因为肤色奇特善于忍气吞声又顶着个“昆仑奴”的广告牌子都比较好卖所以很快就被京畿乃至两江一带的权贵富豪们给抢了个精光训作了仆人有的甚至还是高级奴才。可那些英国水兵就不同了。这些人性子高傲、脾气暴躁又不会伺候人很不招人喜欢结果最终成了积压货。而这一“积压”那些主事的官员就不高兴了他们可不喜欢给人吃白食又看这些英国水兵身材高大体格强壮便直接将他们配到一些采石场之类的地方当了苦力。
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采石场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在这种地方力远比在那些码头之类地地方当苦力要悲惨的多。何况还是囚犯。所以那些水兵在那里吃够了苦头。不过相比起以后的遭遇这些还不算什么。
北京附近有许多煤窑。这些煤窑开采条件落后也没有什么安全保障措施。一般只是一个深深的小洞只能容挖煤的窑工爬着通过产量很低。所以一些黑心的煤窑掌柜就想方设法的从窑工身上扣钱以此来降低成本。于是。这也就使得了许多人不愿意去做窑工除非是日子真的太苦。
而这种情况。也间接造成了这些英国水兵更加悲惨的命运。一些黑心地窑老板看到这些英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