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定矣。(顶点手打)”
听到福王朱常洵、信王朱由检等近支宗室联名上书,支持朝廷《宗藩改革方案》的消息,内阁首辅方从哲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也难怪方从哲高兴。作为当朝首辅,能够在秉政期间将困扰大明多时的宗藩问题彻底解决,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政治资本,是个可以青史留名的政治资本。哪怕方从哲早就打定主意致仕,也由不得方从哲动心。
至于方从哲为什么看到福王、信王的奏章后就肯定改革将顺利实施?却是因为方从哲看得很清楚,这次的改革方案明显是打击宗室的中上层,扶持中下层宗室,带着明显的推恩令色彩。和那些新得到了爵位、得到了免费入学机会、得到了参政议政机会等众多好处的中下层宗室相比,那些削减了俸禄、还被勒令组建宗学、为同支宗室提供读书费用的中上层宗室,才是反对朝廷改革的主力。
只不过,这些亲王、郡王们虽然地位尊崇,但在历代皇帝的打击下,对朝政却并没有太多的实际影响力。只要能够直接对皇帝造成影响的福王、信王等人不出头,这些王爷们就翻不起浪来。实在不行,朝廷也可以借着汾州案来敲打敲打这些不仁不义的王爷。
再说,各大王府的世子、王子们,还都在京城宗学里读书呢。
想到这里,方从哲就是一惊,朝廷怎么还有这么多后手在这里?这一切都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方从哲想了半晌,却始终没有想出半点头绪。到了最后,方从哲不由得哑然失笑。
“我想这么多做什么?反正,我也该致仕了。”方从哲嘴中嘟噜着,取来了文房四宝,趴在桌子上开始给皇帝写辞职的奏章。
这一次,朱由校并没有继续强留方从哲。而是在一番回顾后,朱由校热情洋溢赞美了方从哲的高贵品质,并颁布旨意封方从哲为忠勤伯,准许这个三朝元老致仕。只不过,方从哲想清闲的美梦却被皇帝打破了。朱由校以发挥余热、以备咨询为名,点了方从哲为乾清宫资政,进入了资政会议。
如此一来,方从哲并没有完全退出政治舞台,其身后的政治势力也并没有因此完全土崩瓦解,朝廷的政局也没有因此变得动荡不堪。只不过,方从哲毕竟不再是内阁首辅,朝廷的政治格局肯定会因此分化组合,而方从哲留下的首辅位置鹿死谁手,谁就将是最后的赢家。
但现在,朱由校却并没有考虑这一点,他还在为一件事情心中恼火。
不管怎么说,宗藩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作为上位者,朱由校就要犒赏有功人员。其他的人都很顺利,可朱由校犒赏到魏忠贤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按理说,在这次改革中,魏忠贤的功劳是最大的。他不但在前期秘密组织了一个高效的情报、行动网络,并在汾州为皇帝找到了动手的理由,更在随后的政治博弈中穿针引线,在幕后做了很大的工作。只不过,由于魏忠贤是太监出身深受外臣歧视,所使用的工作手法又偏于阴狠实在上不了台面,朱由校最后拔拔算算,只能以魏忠贤成功游说福王为由,为魏忠贤行赏。
可哪成想,魏忠贤一到皇帝面前,就跪下来请罪,“奴才领旨后,实在没有法子,才对公主殿下出言不逊,请万岁爷惩罚。”
朱由校怔了怔,才明白过来,感情这魏忠贤在游说寿宁公主、游说福王爷的时候,又用了不光彩的手法。朱由校对寿宁公主和福王并没有太多好感,又岂会为他们而伤了亲信手下之心?当然,面子上的活还是要做的。朱由校就想责备魏忠贤两句,再勒令魏忠贤向寿宁公主、向福王爷赔礼道歉,好让整个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料,朱由校尚未开口,侍立在一旁的曹化淳就幽幽的开了口,“魏公公执掌东厂,受命侦查孙二一案,本应精忠报效万岁。可你却狼子野心,拿着孙二一案去和寿宁公主做交易。”说着,曹化淳转向皇帝施礼道,“还请万岁爷问魏忠贤个明白,看他到底是何用心。”
曹化淳当初本是想为难魏忠贤一下,打击打击魏忠贤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可谁知道魏忠贤却轻而易举的说服了寿宁公主,并通过寿宁公主游说了福王上疏。这让曹化淳又急又怒,对东厂侦查贵人**的能力心生恐惧。幸亏曹化淳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好,从骆养性那里得知了魏忠贤和寿宁公主说话的部分内容。虽不是十分完整,可仔细揣摩后曹化淳还是推测出了大体内容。趁着当下的机会,曹化淳果断的向魏忠贤发起了攻击。
“啪,”朱由校狠狠的拍在了桌子上。
果不出曹化淳所料,朱由校一听到‘孙二’,就脸色大变,“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