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黄昏时,残阳的余辉照耀在南京这座恢宏的城池上。在北城太平门上,有一个背部佝偻、头发花白的老人凝神北望,他的目光在遥望着前方滔滔的江水,一脸萧瑟的神sè,使得他更添几分疲态。
他是满清问鼎中原的股肱之臣,又是被所有大明遗民切齿的大汉jiān、卖国贼,满清江南经略使,洪承畴洪享九。
这些rì来,洪承畴的健康状况越来越恶化了,对于江南越来越糜烂的局势,他越来越束手无策。对于他来说,无论局势糜烂到什么地步,还不至于他悲观绝望。最让他揪心的是,在江南战略上,他与满清主政江南的辅政王、郑亲王济尔哈朗越来越南辕北辙。
同盟军的新年攻势来势汹涌,除了阎应元的忠义镇固守常州一线外,其余三镇分别对黄淮、杭州、江西发起进攻。
以洪承畴看来,守江必须守淮,黄淮至关重要,必须要派兵增援,保持南北运河的畅通;杭州虽然是浙江省会,杭州一失,则浙江全覆,但清军兵力不足,不如收缩兵力固守南京。洪承畴深知国人惯于窝里哄的劣根xìng,只要扶植鲁王的监国政权,与同盟会之间必定又有一场同室cāo戈的陋事。
但是济尔哈朗却是完全不认同洪承畴的看法:“所谓守江必须守淮,可洪大人你到长江边瞧瞧,这长江还是我大清的么?这江面上,在我们眼皮底子耀武扬威的全是水贼的战船,本王纵横天下本辈子,还从来没遇到这么窝火的鸟事。长江不为我所有,还提屁的黄淮!……江南不定,掂记着江北有什么用场?你说渡江增兵,万一让水贼半渡截了,那岂不是徒失人马?只要本王平定了长江以南,这江北黄淮它跑不了,暂时沦于贼手,又有什么关系?将来再取回来就是了……要知道,我大清受命于天,入主中原,这天下,终究是我大清的。”
“……你说放弃杭州,收缩兵力,说的倒是轻巧,杭州失了,到时我如何向běi jīng交待?再说,没有了浙江省的钱粮,集兵于江宁城,前面是滔滔长江,后面又没有辗转的空间,岂不是成为孤城一座,数十万大军到时吃什么?光靠湖广、江西的粮草,万一那时水贼封锁了上游,水运不通,江宁岂不是成了绝地?以本王来看,杭州绝不容失!”
“……你说贼军分兵数路,除了那贼首高旭的旭卫镇,其它三镇不足为虑,这点本王深以为然,打蛇打七寸,这个旭卫镇不仅是贼军的蛇头,也是七寸所在。只要击败了旭卫镇,这贼军便成了软趴趴的死蛇。至于分兵数三路,当年萨尔浒大战,明军也是分兵三路,到头来还不是太祖一句‘任你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给全灭的。所以,本王不会在这江宁城内坐等那高旭兵临城下,本王要尽出jīng锐与那高旭决一死战!只要那贼首高旭伏诛,这江南危势即可化解!”
当时洪承畴听闻济尔哈朗要jīng锐尽出,顿时苦劝道:“王爷,江宁城是江南之根本,万万不可空虚啊。”
济尔哈朗道:“本王知道江宁是根本重地,自有应对之策。博洛在常州城下攻伐足足一年,徒劳无功,不如另想别法。那阎应元是个死耗子,只要他缩在常州城这乌龟壳里,就拿他没办法。你不说他善守不善攻么?本王领主力出征杭州后,命博洛镇守江宁城,洞开丹阳、句容这两个江宁门户,引诱那阎应元来攻。只要他敢出常州城野战,博洛的三千铁骑足够收拾他的。”
洪承畴脸sè有点发白,想不到素来用兵谨慎的济尔哈朗,过了个年,久战无功失去耐心之后,在běi jīng的压力下,就变得如此冒险激进。他是说过那阎应元善守不善攻,但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那阎应元不是一直在守,没见他攻过么?万一他攻城也如同守城一般犀利呢?要知道江yīn之战以前,谁会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典吏,会成为满清兵眼里又恨又怕的阎罗王?
再说,博洛部还有三千铁骑么?他的人马原来是多铎镶白旗的残部,死于瘟疫、疾病的早愈三成,再加上战死重伤的,能上战场的早就不足二千了。要算起来,满清总共只有八旗,派驻江南的就有前年多铎的镶白旗,去年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如今镶白旗已差不多打残了,要是镶蓝旗再尝败绩的话,如果二个旗的兵力都平定不了江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洪承畴越想越心寒,如果济尔哈朗领他的镶蓝旗主力出征杭州,博洛由攻转守驻扎南京,万一那阎应元不仅善守,也是善攻之辈,到时他兵出常州,陷丹阳、句容这两个南京陆上门户,与水贼箭鱼史必达水陆合攻破重镇镇江。那挺进黄淮的铁一镇徐玉扬部又破淮安、扬州这些清兵空虚之城,再渡江南归,与阎应元合师一处。到时同盟军二个陆镇,再加一个江南水师,三路人马合击南京,而南京城的清兵主力已被济尔哈朗带走,万一他在杭州遇战不利,这满清在江南的大好局面转眼之间就可能烟消云散。
无论洪承畴如何苦劝,济尔哈朗执意要出征杭州,强强对抗,以剿灭高旭的旭卫镇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