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愣,笑容登时僵在了脸上,急忙问道:“文和此话何意?”刘备知道贾诩为人稳重,若非有重大之事,他绝非能说出如此震惊之言来,而且还用了“大难”二字,虽然刘备还不知道贾诩所说“大难”是什么,但也明白定然会是十分严峻之局势。
贾诩正色道:“诩刚才一直给主公使眼色,但主公却是没有看到,诩本想出言反对此事,却不想主公应允如此之快,诩着实没料到。此事错便错在主公不该如此顺利地答应郭图议和之事,表面看起来,主公是受女色所惑,此也是主公故意让袁本初如此认为,然而袁本初甚至于其手下一种谋臣对主公却是极为了解,明白主公绝非是因为一女子而置大事于不顾的人,如此爽快答应退兵,必然是幽州有变,就算袁绍现在看不出来,待到过得几日,也定会有所觉察。只要袁绍起了疑心,轲比能南下犯境之事,袁绍不难派人从幽州探知,试想他如何会放过这个全占冀州的大好机会呢?”
刘备看着贾诩,张了张嘴,本想说出一番反驳贾诩的话来,但却是找不到一句半句,只得颓然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不错,是孤太过于得意忘形,此事就算袁本初看不出来,也必然瞒不过沮授、许攸等人,文和,事已至此,不知有何挽救之策?”
贾诩道:“诩刚才略思一下,觉得目下唯有两策可供主公选择,其一,主公派出四员上将,分兵固守中山国、安平郡、清河郡和平原郡,一旦袁绍集中兵力攻打一处,其余三处便挥军直攻袁绍之地,使其不敢过于相逼耳。但是,袁绍手下有沮授、许攸等良谋,这四员上将须得审时度势而定作战之计,且不能有任何一处有失,如此一来,主公才能安心率军北上抗击轲比能大军;其二,主公退守信都,遣一员上将率大军北上抗击轲比能,主公若在此,袁绍定会以为幽州之事不急,倒也不敢过分相逼。而且,以主公之威名,倒也能够震慑袁绍大军。只是,如此一来,那员上将之职责便大了许多,许胜不许败。”
刘备闻言,又转看了看陈宫,见其也是轻轻点了点头,心下不觉一沉,开始低头沉思起来。
上将,唉,若是公瑾已经成*人,这员上将自然就非他莫属,只是,眼下他只有十三岁,又没有上过战阵,北上抗击鲜卑大军之责,如何能担得起来。关羽,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其人太过高傲,若是将此事交给他,的确有些不放心啊,若然一个不慎,其结果远比丢掉荆州还要严重十倍。其余庞德、华雄、颜良也算是智勇双全,但若要指挥一军参加一场小战,倒也绰绰有余,若要率军北上抗击鲜卑大军,却都是不行的。
此战事关幽州安危,刘备断不敢冒险将北上大权交给关羽,左思右想无法决定。
就在这时,冯方突然说道:“主公,方举荐一人,足可胜任北上大军之帅。”
“你?”刘备闻言一呆,没想到冯方竟然拿会荐将,于是问道,“不知正心举荐何人?”
冯方用手指着贾诩道:“方以为非贾文和不可。”
刘备一愣,看了看面带微笑的贾诩,心中一动,暗道,对呀,北上统军之帅未必只能是武将,谋臣也可以挂帅,三国后期的时候,魏国和蜀国的统军元帅,分别是司马懿和诸葛丞相,这两人皆是谋臣而非武将。
冯方又道:“文和不但足智多谋,更是曾经跟随主公参加过万全关之战,对鲜卑军队的作战方法了然于胸,乃是此次北上统帅的不二人选,还请主公定夺。”
刘备点了点头道:“正心所言甚是,文和确是不二人选,文和,北上抗击鲜卑大军之责重大,孤将黑甲军与虎豹骑全都交给汝来统帅,此外孤再派典韦、许褚、关羽、张飞、华雄、黄忠六将相助于汝,不知汝可还有其他要求?”
贾诩轻轻摇了摇头道:“主公,轲比能虽然号称铁骑十万,但最多不过六七万而已,再者,鲜卑铁骑善于野战,于攻城却是以其之弱攻我之强也,此战虽然未打,其败局已定也,是以,诩只需典韦、许褚、张飞、赵风四将即可。相比之下,倒是冀州形势尤为激烈,袁绍兵力正盛,加之有沮授、许攸、郭图、逢纪和田丰辅佐,更有张郃、高览、韩猛、方悦等名将相助,实不容小觑也,主公之难犹在诩之上也。”
刘备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