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问题,端着刺刀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这怎么会是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在白天视线良好的时候那的确不是,因为坦克上的机枪和火炮会在他们靠近之前就将他们炸成碎片。
但现在却是在夜里,而这时候的坦克还没有夜视仪这种慨念,所以坦克的夜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注:德国虽然在四十年代初研制出夜视仪,但从未在战争中实际使用过。美国直到1945年进攻冲绳为对付躲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才紧急启用刚刚制造出来的夜视仪。)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日军不发起反攻,那么就只能守在那简陋的工事里等着坦克炮的轰炸、扫射、辗压,接着就是坦克后的步兵……
反之,如果是发起反攻的话,日军就有可能在夜色下越过坦克与其后的敌人绞在一起,那时坦克上的火力就完全失去作用甚至就只有等着被俘的命运了。
而且从近身肉搏及拼刺技术这些方面考虑,日军一个人只怕都能打仅仅训练三天的工兵团两、三个人甚至更多。一旦在勇气或气势上吓住了敌人,甚至还可能将敌军击溃。
所以,日军这种看似愚蠢的端着刺刀冲向坦克的打法,实际上却是最可行也是唯一可行的打法。
这似乎打了工兵团的战士们一个措手不及,因为他们没想到日军会以血肉之躯冲向坦克,于是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走在前方的坦克甚至还不知道日军已经发起了反冲锋……坦克里头看外面的视界较小,而且还是在黑暗中,耳边尽是坦克马达的隆隆声,所以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很差。
看着迅速靠近的日军,张弛不由有些急了,再这样下去只怕还真会让日军把自己的队伍冲垮,于是大叫一声:“照明弹!”
“突突”两声,照明弹很快就打向了空中照亮了整条色当河,这时坦克里的机枪手才暮然发现朝自己冲来的日军,于是车灯亮了起来,机枪也响了起来,子弹一排排的打向日军方向,打穿在河里溅起的是一串串水花,打在日军身上就是带起一片血花。
很快坦克炮也发出了怒吼,一发发炮弹打在河水里,带着一大片河水及日军的尸体飞向空中,分成几块后再落回河里将河水染成了一片鲜红。
应该说坦克炮在此时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原因是这里是色当河,更重要的旱季的色当河……熟悉缅甸的人都知道,雨季的色当河,其河底往往都是从上游带来的於泥,而旱季,尤其是旱季即将结束的时候,这时的於泥经过河水数月的冲刷早已所剩无几,留在河底的是一个个鹅卵石,这坦克炮一轰就将这些鹅卵石炸得就像弹片似的到处乱飞,只打得日军成片成片的倒在河里。
然而,日军的进攻却并没有因此而稍有停滞,相反,他们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朝前涌,似乎那些子弹不是打向他们,似乎那些炮弹都是不存在的,一队倒下又接着冲上来一队,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就踩着战友的尸体往上冲……
这时,就该是恩菲尔德步枪发挥作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