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款尚未成熟的战车,可即便如此,部队上下依然对这种新式战车趋之若鹜,无他,威力实在太过巨大罢了。在东特演部队编组中,刘卿所在的装甲旅除了用1式战车改装而成的喷火战车和国防军目前主力战车——2式战车外,还额外编入了16辆3式战车,方才他下令迎敌的,就是这16辆新式战车。因为最适应这种战车的战术并不是追击,而是伏击,在出动喷火战车之后,他就在考虑后续的战术演化。当然,刘卿也是以谨慎著称的人物,除去这16辆战车外,他还额外埋伏了32辆2式战车当做奇兵。一旦3式战车挡不住日军战车洪流,这批部队就是中流砥柱。
当黑黝黝的华军战车出现在快速推进的日军战车旅团面前时,战车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小畑敏四郎立即便观察到了,他惊讶地张着嘴,大吼道:“这绝对是支那新式战车……”
与寻常出身贫苦的陆军马鹿不同,小畑敏四郎是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小畑美稲男爵的三子,1914年以陆大23期军刀组的优异成绩毕业,不但家学渊源,更是见多识广。还没等毕业。他就迷上了战车这个新玩意,一方面倾心研究欧美各国对战车的战术运用,另一方面不断利用家族的影响力鼓吹大力发展战车,最后在山梨军缩中如愿以偿地成为战车部队指挥官。不到10年就晋升到了中佐。据说大佐的任命很快也要下来的。虽然有家世显赫的背景。但小畑敏毕竟是有真才实学地,只粗略瞄了几眼,就看到了战车第一联队可能面临的危机——无论是块头还是炮管。华军新式战车的冲击力似乎都不是豆战车所能承受的,他在脑海里粗略估计了一下,觉得眼前出现的华军战车与他所见过的所有战车都不尽相同,绝对是最新设计的产物,不过,也不是没有弱点,比如数量不足,区区16辆,差不多只有本方的六分之一,速度偏慢,不能与灵活的豆战车相提并论。
“打不打呢?”还没等小畑敏四郎做出清晰的判断,冲在前面的豆战车已不约而同地扑了过去,刚才喷火战车撤退得快,没捞到战果的豆战车们当然就憋足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有了新对手,怎么可能放弃?当然,豆战车们的眼力价还是不错的,知道正面硬撼华军战车绝不是理想选择,分割包围、两翼包抄才是正确的办法,再加上华军战车数量不多,他们就自发形成了左右两翼的攻击箭头,企图一口把16辆3式战车吞下。更何况,豆战车们是没有内部通讯联络系统的,一切只有依赖旗语和信号枪才能沟通,方才联队长并没有停止前进之类的命令发来,自然要奋勇突击了。小畑敏四郎眼看部队已经展开,再加上想摸摸华军新式战车的底细,也就没有阻止部队的后续动作。
眼看小鬼子气势汹汹地扑面而来,刘卿却松了口气,真要是日军战车转身就逃,他还找不到办法去留住对方,毕竟3式战车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而2式战车的埋伏地点还有点距离。小鬼子只要肯冲过来就好办,端的是正中下怀。只见成楔形攻击阵型排列的3式战车立即停顿下来,开始寻找各自的目标,第一辆战车的炮塔已开始旋转起来,对准了2点钟方向,1000多米远的日军豆战车就开始瞄准,“轰”地一声,一发57mm的穿甲弹破膛而出,呼啸着朝目标扑去……
这么远就开炮了?小畑敏四郎心里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