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利弊敏锐做出权衡判断,李如松从哪个角度考虑,也不能撤退。于是用狠厉的目光紧紧盯视二弟李如柏,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怯战逃跑者,斩!”
————————————————————————————————
倭寇整顿好兵马,看到来了这一千人马以后,明军后方再也没了动静,又准备继续进攻,可这时候,驻守马山驿馆的一千明军赶到。
对明军的这种添油战术,倭寇首领大惑不解,这明显不符合兵法。作战如同吃饭,要让人吃的少,就要一口喂饱,后续才没有胃口。否则,一点一点的赛牙缝,有多少东西都能吃下。同时,有经验的将领都知道骑兵最好的作战单位,就是以千人为基数组队,既不显得兵力单薄,又不至于因人马多而摆不开阵势,同时便于指挥。
根据明军这两点互相矛盾的用兵策略,加上这支jīng锐明军有突围的机会却没后撤,倭寇主要首脑得出错误的判断:这些明军jīng锐是诱饵,目的是拖住倭军,从而为明军主力迂回包围拖延时间。于是倭寇决定彻底停止进攻,将兵力布置在通往汉城的几个险要地域,静观明军动态。
看到倭寇作战方针做出调整,李如松确认自己的疑兵之计开始奏效,命令明军徐徐撤往高阳驿馆。
倭寇尚武,对战争的名誉比对自己的生命还要珍惜。虽然倭寇统帅部命令部队做出防御姿态,可最初进攻明军失利的立花宗茂却不不甘心在自己的军旅生涯中写下失败的字眼,于是会同同样吃了败仗的井上景贞率领各自军兵随后掩杀。
李如松怕自己的军队不战而退引起倭寇的怀疑,率领辽东将领和jīng锐亲兵返回战场与追击的井上景贞和立花宗茂部混战起来。激战中李如松的战马突然被倭寇火绳枪打死。
附近的倭寇看到明军主将落马,不肯放过这个天载难逢的好机会,一窝蜂的涌上来,想将李如松人头砍下。在这生死关头,李如松的家将李有升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主子,步行与倭寇混战在一起,不久就被乱刃分尸。
刚刚脱离险境的李如松惊魂未定,又被倭寇一员金甲大将瞄上,杀的李如松败退连连,甚至连手中的战刀也被倭将用枪挑飞,就在此时,远处的李如梅手起弓响,一箭将倭将shè杀。
已经回撤的其他倭寇看到立花宗茂和井上景贞两军占了便宜,也准备回师掩杀,就在此时,辽东军最后一支援军在大将杨元率领下到达战场。
杨元这支骑兵配有一个虎蹲炮营,到达战场后,架起火炮就向倭寇轰击。听到炮声,倭寇将领更加确认明军主力已经到达,于是前军统帅小早川隆景下令全军后撤。
李如松在杨元的掩护下也徐徐撤入惠yīn山区。至此,碧蹄馆遭遇战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