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抚大人,军营外送行的百姓闹着要进营看望自家子弟,我的人太少,快要堵不住了,咋办?”潘兴旺满脸大汗的跑进参镇抚所。
“还能咋办,放进来呗。”正用力为战马刷毛的潘兴汉头也没抬,随口答道。
潘兴旺以为自己耳背听错了,站在原地,一脸差异的看着潘兴汉。这可不是表哥的作风,怎会下达这种违反军纪的命令。
“还愣着干啥,去啊。要是将大门挤破了,扣你军饷。”潘兴汉说完,抬头对旁边备马鞍的王顺说道:“王大哥,你把这些银两送回,让爹勾连乡邻多买些粮食囤起来。另外顺路将咱请的教书先生带回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不能没顶梁,你就站下,别过来了。”说完话,将一个银子包递给王顺。大军出征,肯定要各地征粮,到时候粮价就会蹭蹭往上涨,有发财机会,不可错过。
王顺自从潘兴汉被征调到三屯营,就跟了过来。潘兴汉觉得手下的弟兄在格斗技巧上有所欠缺,将其留下做了武术教习。现在开拔上战场,不能再让人家抛下异族妻儿,跟随出征。潘兴汉待王顺骑马走后,也牵着收拾好的战马,走出院子。
“吆,这是哪家大姐,光天化rì之下看我张叔,也不怕张婶在家知道了,大老远找上门来!”潘兴汉走到一处营房,对站在门口和张大勇对眼的一个艳丽女子打趣道。
“谁像你那般不讲情分,二十好几的男子汉,连个相好都没得混。”女子想起那次半夜,张大勇被潘兴汉带人从自己房里光溜溜带走,回到营房还挨了一顿皮鞭,就气不打一处来,沉着脸,用有些红肿的眼睛使劲瞪了几眼。
潘兴汉对这位随军教坊司的女子的白眼不以为然,仍笑嘻嘻的说道:“翠花姐,我的小院已腾空了,到那里关上门和张叔说话才得方便。”
“你以为老娘不敢,去就去。”翠花说完拉起张大勇就走。
一向憨直粗鲁的张大勇反倒扭捏起来,站在原地没敢动弹,潘兴汉说道:“去吧,不要惜力,等到辽东,我用猪肉炖粉丝给你补身子骨。”
“狗嘴吐不出象牙,粉丝是啥子玩意?你掏出来我看看。”翠花以为潘兴汉这句是骂人话,停住脚步,插着腰气鼓鼓的问道。
潘兴汉这才想起,土豆这种作物还没传到大明朝北方,当然不知道粉丝是啥,反正不是翠花想成的那玩意。遂说道:“翠花姐信不过我,就自个给张叔炖两大盆酸菜吃。”说完,看着对方丰满的胸部,暧昧的挤了两下眼睛,不待两人反应,骑马跑向演武场。
一声炮响,开拔的时辰到了。看着依依不舍前来送行的亲友,潘兴汉没象往常那般命令兵丁严守军纪,而是叹了口气,骑上战马,自顾陪着钱、叶两位大人走到队伍最前面,向着大队人马汇合的方向行去。
近两万骑兵一同行军可是个大阵仗,再加上正值秋季,沿途农田遭了殃,一不小心就会被馋嘴的战马吃上一口。为减少百姓损失,大军兵分两路。前往山海关屯驻的南路大军,从关内沿着长城一线行进;前往北镇屯驻的北路大军,从喜峰口出关,从长城北部向辽东行进。
钱世祯的枪骑兵营被分配到北路,沿途多是荒野山路,给纠察军纪的潘兴汉减了很多麻烦。
人要走字,摔跟头都能捡到金子。大军刚到辽东广宁府,钱世祯就因军容整齐号令统一,又是有学历的文化人(秀才、武举人),被坐镇辽东的兵部右侍郎兼蓟辽经略使宋应昌相中,连跳两级(越过千总品级),破格提拔为游击将军,并任命他为辽东广宁府屯兵大营“先锋护卫使”,成为宋侍郎的随从属员。
钱世祯倒是吃水不忘挖井人,通过宋应昌的门路提拔潘兴汉做了千总(千户)。潘兴汉挂在身上的镇抚职务终于和品级配套,名副其实,距离中级武职只有一步之遥。
既然给了官职,就得继续干活。于是钱世祯放心的带着一队百人枪骑兵,护卫宋应昌往来穿梭于广宁府、山海关、běi jīng城之间。潘兴汉安心的在辽东大营协助叶邦荣训练军兵。
——————————————————————
潘兴汉刚从演武场回来,就被钱世祯派人找了去。
“钱大人,刚从京城回来吗?旅途劳顿,辛苦了。”潘兴汉行完军礼,习惯xìng的问道。
“是啊,自打来到辽东,就没消停过,成天带护卫骑兵队跟着宋大人跑东跑西。军务繁忙,没有办法。唉,命苦吆!”钱世祯虽说着牢sāo话,却是chūn风满面,炫耀的成分更多。“对了,还没吃饭吧,今个别在军营吃军兵的大锅饭,随我到教坊司吃上一顿开开荤,给你介绍两位上官,以后办事也方便。顺便轻松轻松,年轻人吗,就要显出活力。”
提起教坊司,潘兴汉想起倭国的慰安妇。看来小鬼子是向朱棣老皇爷取的经。作为职业军人,又执掌军纪,潘兴汉从来不涉足这些场所。但顶头上司邀请,驳不开情面,为了班子团结,关系和谐,勉为其难的随着去了。
教坊是文化发展的副产品,或者说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古代科举制度几乎同时产生,在唐朝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