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张黄鑫同志英雄事迹报告会。众所周知张黄鑫同志是我党优秀的好党员、好干部,以及英雄的坦克手和王牌飞行员。出身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张黄鑫同志在校学习期间第一次见到了飞机之后就下决心要成为一名能够保卫祖国的飞行员。在此之后他一直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地攀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校学习的张黄鑫同志依然决然的走上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道路,1939年来到延安抗大学习,因为成绩优秀得以被送往苏联学习。
在苏联学习期间,张黄鑫同志成功的考入了空军学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运输机飞行员。当时,张黄鑫同志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想要成为战斗机飞行员,迫切地想要同法西斯战斗。哪怕是院方一而再的拒绝了他的申请他也没有气馁,一方面完成好运输机飞行学习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地向其他战斗机飞行员请教飞行经验自主学习。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后,张黄鑫同志像其他苏联飞行学员一样紧急加入了苏联空军,再次之后的几年了屡次前往战场执行飞行任务,并两次奇迹般的死里逃生。在被击落的这两次当中,张黄鑫同志并没有放弃战斗,他脱下飞行员的装具化生为优秀的坦克手,在巴黎和柏林击毁了敌人数量重型和超重型坦克,让外国友人也为之惊叹。
1945年法西斯纳粹投降之后,张黄鑫同志学成归来。最初在东北坦克学院配合释能持教官传授坦克作战经验,他以身说法,将自己在巴黎和柏林的两次作战经验无私的传授给了广大学员,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不久之后p决定成立空军,作为少数流血苏联的尖子飞行员,张黄鑫同志又成为了我p空军的缔造者之一。回国之初,他首先教授运输机飞行方法,此后转飞轰炸机和攻击机,在淮海战役中打死打伤敌人百余人,摧毁了数量坦克和一批坚固的火力点。
在p空军成立之初,因为有经验的人员十分缺乏,作为老飞行员张黄鑫同志很快改飞战斗机,事实证明他也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在数次空中作战中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在渡江战役中,张黄鑫同志和战友们与上百架刮民党战斗机展开了苦战,当时张黄鑫同志正掩护一架受伤的我军攻击机返航,突然五架p-45从头顶俯冲下来,张黄鑫同志后来这样回忆道:“子弹从四面八方飞来,我的飞机被打得七零八落。仪表盘被打得粉碎,我的一只眼睛被碎片划破出血,一颗燃烧弹击中了我的手腕,打飞了手表,在手腕上斜着溜下了一道烧伤的痕迹,看起来我马上就要牺牲了!”
“从来没觉得飞越长江会如此漫长,也从来没有觉得我的飞机飞得如此之慢。不管怎样皮实的ash-82发动机总算驮着我安全穿越长江,当追兵刚刚放弃追击之时,我刚好飞到淮安机场。要多巧就有多巧,也就是两分钟之后,我的发动机起火,而我此时还在300多米的空中。我冷静的扯掉安全带和氧气罩,准备跳伞。”
“由于此时飞机仍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飞着,因此我拉了一下操纵杆,略微向上调整了一下高度。我调转机头,把操纵杆使劲前推。就在我跳出座舱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降落伞伞包底部被卡住了。我试图扭转身子,可是既不能进去,也出不来。此时机头已经低过了地平线,正以惊人的速度直奔地面而来。突然我被风沿着机身猛地一推,浑浊的尾气打在我的手腕上。随后我被抛了出去,我死命的拉动开伞索,降落伞摇摇晃晃的打开了。说时迟那时快,我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就着陆了,轰的一声砸进了一片茂密的灌木丛。”
灌木丛救了张黄鑫同志的命。他一个激灵就从灌木丛里爬了出来,让人不敢相信的是,除了一些轻伤之外,他竟然没有断一根骨头。
这是张黄鑫同志第一次驾驶战斗机被击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击落之前他已经击落了三架敌机。
被击落的第二天张黄鑫就返回了一线继续战斗,而这一天的战斗中,他表现出的沉着冷静令人震惊,颇具大将之风,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我带领小队的四架战斗机展开攻势巡逻。在上海以东,距离海岸两百多米,飞行高度4000米遭到防空火力射击。爬升后发现3支v字形编队,大约是9—12—9穿越猛烈而又精准的防空火力弹幕,在4000米高度拦截了第二支v字编队。从右后方攻击了编队左翼,此时p-45在上面观察,刚好进入阳光里,立刻转向我们的侧翼发动攻击。观察到有八架敌机但也许更多。在p-40右侧朝发动机和机身连续打了三个点射。随后我的机身右侧遭到火力打击,贯穿机身。我座位旁的电线被打断,反射式瞄准具被打坏。我观察到一架p-40在我右侧一刻钟位置,另一架p-40在我的机尾方向。我做了几个难度较大的转向后迎着阳光,这时看不到第二架p-40了。我换了瞄准镜的灯泡,但依然不能使用。此时一架p-40恰好进入了我的机头方向,靠着估算我果断开火,三个点射之后该机在空中爆炸。紧接着我开始滚转盘旋寻找另一架p-40,很快就在九点钟方向发现了他,我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猛烈的开火之后,将其击落。”
不过在这之后的战斗中,张黄鑫同志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一番空中缠斗之后,他又一次飞进了防空火力的覆盖区,无数的炮弹朝他飞去,仅仅几分钟的功夫,他的座驾就被打得千疮百孔。当他好不容易才摆脱了敌人高射炮的攻击之后,飞机的发动机已经起火燃烧了。
那时候张黄鑫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