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都认为辽东是苦寒之地,可是在晚清时,随着东北的垦殖,人们才意识到东北是何等的富庶,或许那边冷了点,但是对于大明而言,却不失为一个未来,一个分散未来风险的未来。
“而且更重要的是,辽东地广人稀,将来也许,可以在那里吸引流民开垦拓殖,这些年国内流民渐多,大都是集中在荆襄一带山区,将来要是能加以引导的话,把流民往辽东吸引,也许……于大明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吧!”
必定是件好事!
施奕文在心里自言自语道,人口是一切的基础,辽东的陷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因为当地人口太少,那么广阔的土地,不过只有一两百万人口,实在是太过稀少了。
如果那里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会改变,人口形成的经济上的碾压优势,是确保辽东未来安全的根本。
当然,想要解决人口问题,就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食物。
尤其是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在寒冷的辽东种植什么样的作物以满足居民的裹腹,这才是最重要的。没有食物,难道米粮都从外地购进吗?就像是另一个时空……
施奕文不禁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辽东一石米可以卖到十几两的天价,正是天价的粮食让辽东成为大明沉重的负担,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看来,只有靠它了!”
土豆!
想到种在苗圃里的土豆,施奕文暗自寻思道,那两亩多土豆,是用超市里卖的土豆作苗培育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有它们作为种源,有几年的时间,差不多也就能培育出足够的种子。现在已经五十多天了,按照荷兰土豆的生长期来说,只要再等个十几天,差不多应该可以收获了。
至少可以裹腹吧。
施奕文在心里暗自寻思着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吴才看着他的目光显得有些复杂。
其实吴才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他看来,施奕文似乎和很多人都不一样,总有着太多的想法,尤其是对于国家。
难道,这才是施奕文最真实的一面?
回来神来,施奕文笑了笑,看着吴才说道。
“茂达,其实吧,有时候,我也就是会多想一些事情,很多事情,现在只是有一个构想,要是想要实施它们,必定需要先做一些准备,要不然也就只是空想而已,就像想往辽东移民一样,移民实边是好,可问题是……”
话声微顿,施奕文长叹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不谋,与其说是不谋,倒不如说是无力而为,所以……”
看着吴才,施奕文长叹道。
“想要办事,还是要有权,就像咱们的那位首辅一样,他之所以能够推行改革,不还是因为手中有权力推行嘛!”
提及张居正的改革时,施奕文的心里又冒出了另一个念头,他的改革真的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