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柜看上去只是一个机器,但如果技术进步,把智能柜做成一个box空间又会怎样?那就可以陈列更多的商品,可以想象每一个大堂都布置一个小型的无人空间,这个需求当然是存在的。
判断一个地方用户有没有需求,“有人”或者“无人”对用户来说,都是次要,核心是你的货在那个场景中到底产不产生需求。
全球现在自动售货机大概2000万台,米国600万台,霓虹600万台,其它国家散落大概有六七百万台,其中天朝大概不到100万台。
所以,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大机会和空间的。建筑级的零售郑宰元觉得刚刚开始,如果还是那2000万台设备的钱除以5倍的价格,乘以5倍的数量变成1亿台设备铺的时候,这个产业是非常性感的,因为它连接的数据太多了。
所谓智能柜,能链接端口数不胜数,可以使宣传,类似分众的广告,也开始是社交等等等。
最后一场内部会议结束,每日生鲜便利购前进的速度几何倍增长。
2016年6月底,每日生鲜便利购正式对外官宣,由企鹅以基金的方式进行融资,每日生鲜便利购获得企鹅、鼎晖领投的3亿美元融资生态链基金。
比较有趣的是,想象中的战斗并没有迎来,融完资以后,就几乎没人再跑在这个赛道上了,其实这个赛道的战争就结束了。
不过要说影响,终归还是有的,不过都是内部影响。
郑宰元如此大力推进便利购的建筑级零售,自然对每日生鲜本身的社区级零售造成了一些影响。
用沈薇调侃郑宰元的一句戏言来说,那就是“郑总你太猛了,疯起来以后自己打自己?”
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现在确实已经有了这个趋势。
其实最早郑宰元在推行社区电商的时候,本质是为了替代社区级零售。但随着他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推演下去,线下会往哪里走,线下的新物种,最后他赌了一件事,就是郑宰元觉得会出现建筑级零售。
在郑宰元看来,与其跑到社区开店,不如直接在建筑里做拦截。给用户提供在建筑里能买到的东西,同时还有3000款东西供你挑选,一小时或者30分钟就给你送过来,用户就不用去社区了。
但偏偏,每日生鲜也是有社区零售的,便利购旗下就有24小时便利店,而每日生鲜本身还是社区电商,这种各项业务之间既有融合,也有相互影响的地方。
不过郑宰元并不在意,自己打自己,企业越打越强,总比被别人打要好的多吧?
说白了,这次大力推行建筑级零售,郑宰元还是在赌。
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能占领赛道,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巨头们看不到这里面的利益。打个比方,当郑宰元看到了这件事情是一个建筑级的时候,他其实看的是井下头的油。但别人可能看不到,就觉得是一口水井。
这时候别人就会想:“靠!疯子!”
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去谋求一个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