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骠国就是一个地区性的部落联盟体制,这下彻底崩溃,各藩、部见势不妙,也没谁想顽抗到底了,纷纷望风而降。
几乎是传檄而定。
“吴师盛这次可是立了一大功,听说枢密院已经叙功论赏,拟加封他为左金吾大将军、濮阳郡开国公,授骠越经略安抚使、丽水道都督。”
吴师盛是莱国公吴黑闼的嫡长子,当年秦琅巡海,组建水师,他和程处默、牛建武、尉迟宝琳等是第一批四海水师兵马使,吴师盛是第一任东海水师兵马使。
虽然这些年不如程处默、牛建武他们,但也是水师元老,这次他是以南海水师提督衔亲领远征舰队总管,率师远征。
相比起王玄策去年在北方大破骠国主力,吴师盛虽然来的有些晚,让秦琅带着南洋义从先登陆骠国,灭了骠国两强藩,但毕竟一来就破王都,擒国王,还将骠国传檄而定,所以虽有抢功之嫌,但毕竟也是实打实的军功,况且朝中又有人,所以这次枢密院里的老伙计程处默、牛建武也没避嫌,直接为他叙功请赏。
皇帝又跟秦琅商议,让他拿主意,秦琅自然不会打压自己人,所以此时吴师盛已经正式加封为濮阳郡开国公,晋衔金吾大将军,并正式出任骠越经略安抚使、丽水都督。
以后,吴师盛就是骠越的最高军政长官,封疆大吏。
至于王玄策,毕竟去年也立了那么大功,而且之前筹谋有功,所以秦琅亲自向皇帝为他请功,表奏授他为签署枢密院事,正式入西府为执政,且爵位晋为胡国公,赐实封通前共千户。
一场南征骠越的战事,成就了两位大将,一个晋升实封的郡公,实户三百户,一个晋封为实封的国公,实封千户。
且两人一个入西府为执政,一个镇守骠越成为封疆大吏。
“听说当年王玄策隋末之时,只是始安郡桂林李袭志手下的一个属吏,后来归唐后得举荐也仅为广西融水县令,到贞观时也不过是爱州折冲府的一个长史,若非遇到秦太师赏识重用,他这般岭南蛮夷,哪可能成为实封国公,晋身执政?”出身五姓的卢照邻有些瞧不上王玄策。
不过出身于寒门,父亲就是死在县令任上的骆宾王,却是非常崇拜佩服王玄策的,当下反驳,“王公家也是南北朝时南迁的汉家士族,虽然起家卑微,但不越发衬的本事了得?不说当年他在爱州任长史时,便敢带着几百人为大唐南拓三百里地,就说贞观末他出使天竺,当初凭一人一节,就能威慑吐蕃,平定泥婆罗内乱,更能一人灭中天竺一国,这等豪气,不正是我等文人当向往的吗?”
王玄策这辈子战功赫赫,但人家可是正经的文人出身起家啊。
王玄策简直就是唐之班超、耿恭,这等牛人,读书人有几个不羡慕的?
卢照邻或许觉得人家出身低,是岭南蛮子,如今也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实封国公,心里不爽,但对骆宾王这等寒门出现,少年时受过苦的士子们来说,王玄策简直就是偶像啊。
那真是全凭自己本事,一步步从岭南蛮子挣到了如今的实封国公。
说如秦太师年轻时写过的那首诗一样,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是啊,凌烟阁上的那些开国功臣们,又有哪个是真正的书生呢,能食邑万户的列侯,谁不是有着赫赫军功?
相比之下,秦太师虽然是所有大唐年轻人的偶像,但毕竟秦琅起家可比王玄策高的多,军功新贵、国公上柱国的儿子,尤其是机缘之下,还能参与玄武门靖乱,一下子就成了协谋靖乱功臣,十六岁就直接成国公了,这是许多人六十岁都爬不到的高度。
“要说啊,王玄策能有今日,其实也全是靠着秦太师提携,否则就算有本事,也没发挥的地方。想当初,他在爱州抗命,要是换成其它长官,说不定直接就把他砍了,哪还有给他直接请封检校刺史的可能?更别说之后仕途平步青云,更离不开秦太师的照顾。”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就如卢照邻这样的五姓名门子弟,又师从几位天下名儒大师,但到了京都洛阳,结果依然仕途不顺,他入京较晚,卢家朝中最大的靠山房玄龄已经死了,甚至之后房遗爱谋反案,还牵连了卢家人。
所以后来他在洛阳漂了一段时间后,选择了来济投靠,也是看中来济既有才学名声,同时还有极强的靠山。投靠了来济,自然也就加入到了秦琅势力。
王玄策是秦琅的人,吴师盛同样是秦琅的人,这次两人以灭骠越军功高升厚封,却也离不开有秦太师的照顾。
“你们说秦太师会是汉之霍光,还是魏之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