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兵岂不也是人。”公孙教大大咧咧的满不在乎。“若说骑马射箭。当年我在义渠时,也常常戏耍。”
义渠,荀昭是曾经听说过的。当年乃是西戎的一支,也称义渠之戎。虽然在周代以后,便逐渐被中原所同化,可也仍然是放牧,耕种并举,兼有中原文化和游牧民族的习性。
战国初年,义渠甚至兵大举攻秦,从泾河之北一直攻到渭河之南,迫使秦兵退出渭河下游。
此后秦国足足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逐渐收复领土,攻灭义渠,设为一县。
“呵呵。”荀昭听公孙教说的认真,集不住笑了。
“荀昭。”卫青眼里也是忽得一亮,走上前来几步,把荀昭拉到一边。
“这一回我们去长安从军,不如带他一起去如何?”卫青有心想要帮公孙教一把,可是此事还得耍荀昭点头才行,“若是把他留在这里,日后难免不再生出偷鸡摸狗的判情来,带去从军,日后兴许还能搏些功名。”
既然和公孙教是也不忍心看公孙敖继续这样食宿无定所,继续漂泊下去。
“那公孙小子。”荀昭仍是笑了几声,转过头来对着公孙敏喊道,“带你去从军,打匈奴人,你可是敢?”
“从军?”公孙教回答的居然是有些有气无力,“从军也未必见得着匈奴人。”
其实这也怪不得公孙教,按照西汉军律。凡是年满二十三岁的男子,人人都必须服兵役两年。
第一年在本郡为郡兵,称为正卒。第二年行“课殿最”约莫就是类似于军中大比武什么的。选拔出其中的佼佼者,送至长安为京兵,或是送至边境为戍卒。
匈奴人虽是年年入边打草谷是不假,可是绝大部分也是只几十个人的小股散骑,就和荀昭上次去太原时遇见的那样。
这样的敌人,四处游走不定,就算追击也很难。就算偶然遇见大股敌军入边,可是大汉边境千里,匈奴人只会攻其一点,究竟从哪里入边,根本无从知晓,甚至就连匈奴人自己,也是在入边之前才想好走哪边的。
所以无论是郡兵或是边军,汉军之中,能和匈奴人照面的只是少部分,绝大部分的人等服完兵役,就连匈奴人的马蹄印都没见过,更是别提要和其对战了。
想要依靠从军混一份前程,更是难上加难。再说了,就算遇上了匈奴兵,如果不巧是大股的,就算个人再骁勇,也未必打得过呀,吃了败战还得受罚。
“呵呵,你却是不知道。”荀昭还没开口,卫青已经忍不住帮着荀昭吹鼓起来,“如今荀昭已是当今太子麾下的百人将。”
公孙教年岁约莫只比荀昭略大上一些,这么些年来,也一直是在平阳一地漂泊,所以卫青倒也没和他说那么复杂。
但是在公孙敖耳中听起来,平阳县令公子,百人将,太子麾下这几个词加在一起,已经是足够把他折腾个晕头转向了。
“那,那那你?”果然就和卫青所想的一样,公孙教听了卫青的话。足足的愣了好半晌。才是费劲的从口中挤出一句话来。
“我和荀昭同去,怎么着也能做个什长之类吧。”卫青说话的时候,未免有些得意。
在荀昭眼里看来,历史上的卫青虽然是声名显赫的大汉将军,可是毕竟如今年纪还只是看着卫青的兴奋劲,荀昭也是觉得颇为欣慰。
历史上的卫青得到刘彻的赏识,大多是因为卫子夫。可是如今卫子夫并没有进平阳侯府,想来以后也不会入,曹寿和刘嫂就算再损,也绝不会冒这样的风险来得罪来得罪荀昭。他们可不知道那荀昭所知道的那段历史上,究竟生过些什么。
佳人虽好,可是并不难寻。普天之下却只有一个荀昭。甚至不需要别的,荀昭只要来一手割席断义,只怕平阳侯曹寿就要哭天抢地了。
不过插进话来说,曹寿和刘嬉与荀昭交好,到了如今也并不仅仅限于音律上边。
只说上回河东太守文教来访,曹寿也请了荀昭来。席间荀昭不但当场连奏三曲,更是舞剑助兴。曹寿见荀昭舞得潇洒,席后也要学,没舞几下便满身大汗,疲惫不堪。
荀昭见状,便破例和曹寿以武论道,告诫曹寿要强身健体,身骨好了才有时间和精力去享乐。刘婷以前也劝过曹寿,可只是动口说。并没有多少说服力。这一回荀昭说诫曹寿,曹寿却居然是听了。
荀昭知道让曹寿习武射箭,怕是吃不下苦,便传了他几段“五禽戏”还是上辈子的时候,参加学校里的团体操表演时候学的。
曹寿练了几个月,果然感觉精神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