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这个身份将让他们在塞外无限风光。
他们两个只是被选派来探路的,陈天路知道,如果他们成功拿到想要的东西,还会有多的人涌向这里。
这一次,陈天路没有算错。
那些走私货的商人在消息得到证实之后,就像是蜂闻到花香一般,这情形让刘备很是高兴。司吾的脑转的确实很,他见到大批的异族也来这里寻找土地,马上明白自己将面临残酷的竞争,也明白拥有一片田地不足以让自己的身份显得显贵,司吾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在大汉一个边郡使了些银,给自己办了一个汉籍身份。当然司吾用他的汉籍身份请简雍为他造册的时候,陈天路哈哈大笑。
刘备也说,这样很好,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这些人为刘备和陈天路解决的暂时一点困难,但是他们的人数相对于洛阳闲置的土地来说,实在是太少了。相当于那些正在赶来洛阳寻找希望的灾民来说,也实在太少了。
陈天路暂时放下了军务,种田,这件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牵制了洛阳所有的人力。
手下文官严重缺乏的刘备甚至让张飞和关羽也客串起了文职。陈天路对于这样的安排很是无奈,同时也想看看张三爷放下长矛以后,那只手是怎样拿毛笔的。
让他吃惊的是,张三爷居然能写出一手好字,丝毫不逊色于简雍。
手下的军士也放下了训练,从早到晚搭建窝棚。有帐篷搭帐篷,没帐篷砍树木来搭,实在不行就用泥土和茅草搭起来,让那些赶到洛阳的难民,或者即将赶来的难民有个遮风避雨的场所。
等到秋收之后,再慢慢搭建民居。作为看惯解放军抢险救灾场面的陈天路对这些感到很是平常,但那些难民却是感动异常。
官兵为他们这些人搭建住所,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不光是官兵,就连刘备也颇有埋怨,说:“如果你有时间,就来帮帮我。”
但陈天路却是觉得,帮助那些难民要比帮刘备重要的多。陈天路自己也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周围全是他的佃户。
现在应该说这些人不算是佃户了,陈天路告诉他们,你们自己种地吧,只要土地上是你们自己撒的种,那片地就是你们自己的。
四斤等人对这样的事情深信不疑,因为他们从没有怀疑过陈天路。
胡奶奶带着年幼的孙和孙女,也在耕种着土地。没有壮劳力的家庭干这样的活是很吃力的,对于连一个成年人也没有的家庭来说,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而且,她们以前也算是大户人家,从没有干过这粗重的农活。
陈天路见他们的样,想让他们放弃。胡奶奶却是不答应,她说,她年纪大了,建北过些年也要嫁人的,趁着还能帮上忙,给年幼的建西留些田产,将来也有个依k。
陈天路把自己的马留了下来犁田,还找了两个军士专门帮他们耕种。
老奶奶愿意留下,并且相信着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这让陈天路觉得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
又是一批难民赶到洛阳,这是陈天路进入洛阳以来人数多的一匹人,足有两万之多。刘备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赶过来和陈天路一起安置这些人。
茅草屋加上木架房也不能一次容留这么多人,即便十十几平米的房间挤上二十多人,依然有很多人要住在外面。
对于这些赶到洛阳的难民,陈天路先是将他们集中在一起,然后挨个的登记造册。登记过后,能领到食物,能安排住所。
刘备对陈天路这个方法很是赞同,由于没有足够的文职人员,为了安置好这两万多难民,凡是会写字的军士都被拉过来负责登记。
一共三十多张负责登记的桌案,虽然数字不少,度却不敢恭维。
“你叫什么名字?”行中拿着手中笔,抬头看了眼前这个比较清瘦的男人一眼。
那男人说道:“陈宫。”
然后看着行中拿笔的手,皱起了眉头。行中也皱起了眉头,把笔咬在嘴里思考了一下,马上写下:“成功。”
陈宫看着,出声提醒道:“军爷,您写错了。”
行中一挥手,不耐烦说道:“都一样,都一样。”然后又巡例问了陈宫,哪里人,做什么的,为什么来洛阳之类的话题。
陈宫一一做答,而行中也是一一登记。陈宫的眉头越来越紧,因为行中的错字实在太多了。
后,行中问道:“认识字么?”
陈宫回道:“自幼四书五经便可背诵,孔百篇均有研习。”
行中点点头,在那册上写下两字:“识字。”然后手指粥棚,递给陈宫一块木牌:“去后面先领碗粥,排队在那等着,会有人安排给你住宿的。”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