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监的折子一上随即朝中便有大臣开始弹劾皇后入宫五年后宫嫔妃所怀皇子纷纷陨落分明是皇后无德之表彰。且皇后与朝臣交往过密后宫干政实乃亡国之相。
自然朝堂上少不得有人驳斥皇后入宫快要五年说服萧太师放权随皇帝征战立宛至于皇后无德之说更是无稽之谈皇上有三女一子至于后宫中妃嫔所育皇帝不能平安诞下是**而非天谴。
帝后情深皇后亦不专美处理后宫事务仅仅有条绝无半点干政之事。
提到此事少不得有人提及三年前永和宫死谏的那位御史台一时间闹腾的皇帝头昏脑胀却又无法堵上众大臣的嘴。
偏生在此时皇太后又指责皇后对宫中妃嫔督管不严竟然让后宫妃嫔使用违制物品分明是不将宫规看在眼中并责问凌霄是何意思是妃嫔得她宠信便可不将宫规放在眼中还是无德有心陷害皇帝宠爱的妃子此两点指责实在有将凌霄置之死地决
皇帝如今虽重用萧仲纥以及宠信凌霄却不代表他心中不防备这两人了为君之道多猜疑是难免此刻自然离不得两人的帮助。限制两人的展也是其必然的想法。
限制归限制如今能一展皇帝心中报复的人却是只有萧仲纥与宁不凡萧仲纥如今只是专注功业不问窗外之事终究还是与凌霄休戚相关若是这位皇后出了什么事朝堂上地人自然得诟病这位国丈大人。而宁不凡则是狠是推崇凌霄虽然两人交道不多。每每宁夫人进宫都必先走一遭凤藻宫足矣窥其之间的干系。不过说是结党也论不上宁不凡也可谓是实干派的一员皇帝还是知道的。
如今这些人的冒头分明指向的是想要废后这件事决计不是皇帝可以容忍的不过自来若是由司天监提出地这种奏折都是不好驳的。众大臣也是各说各有理其中不免有偏颇之处不过碍于个人辩才到也能自圆其说。
朝堂上地派系割据这是皇帝乐于看见的情形。只是如今这局面却是不好处置两方皆是大周不可或缺地国之栋梁如今皇帝缺少人用呐去了这些人还真找不出可堪大用的人才来。
想到此事不免为秋后的秋试多担心一些三年前的秋试因为大周国难免了去今年必然会有更多的才子涌入上京。主考官地选择又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还好事情尚早。如今解决目前的困局才是要务。
皇后无德受到众人弹劾。凌霄是做不得自辩的若是他人还可以保上一保这种事凌霄不得不作出请罪的姿态平息朝臣地非议不是不可用高压的手段只是如今大周的官员本就不够强力的打压只能让国家再受重创何况打压也只能落了别人的口实倒是让天下人非议。
凌霄闭门在凤藻宫寻思了两日终究不得不上折子请皇帝降罪此事一出倒是把改革一事的风头又压了下去满上京城讨论的话题从宁不凡身上转到了这位荣登后位以后非议最多的皇后身上。
自然凌霄意识到了这是她入宫以来面对的最大挑战。自从凌霄入宫以后便一直高调地将自己树立在一个标靶地位置上并非她不知道低调做人而是形势逼迫她不得不这么做即便这三年逐渐的收敛了不再朝堂上任意地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到底在后宫之中人人皆是知道这位皇后实是个面热心冷的人儿暗地里的死敌不知道树立了多少只是这些人一直都不成气候倒是不妨事。
如今这些人终于还是在皇太后的支持下站了出来程德妃宫中的宫人翻供生生造就了一个专横跋扈不知进退的皇后形象再有皇太后被软禁于永和宫一月有余一事之后凌霄便独掌后宫整个后宫都成为凌霄的一言堂即便皇帝心中有些怀疑证据确凿也容不得凌霄多做辩驳。
皇太后在皇帝面前哭诉凌霄不孝大义面前皇帝总不能承认自己也有放任事态展心下里依稀记得当时也觉得有几分不妥虽是不得不为之的事事后的结果也是极好事情爆之时凌霄当年所说的话到成了现实。
皇帝于心有愧只能将事情拖着终究这个拖字决使的不如朝中上上下下的上千老狐狸只得避而不见。
这样的日子无疑是最难熬的凌霄还未曾出宫去见岚公主已是有宫人在皇帝面前告状道是之前凌霄为私怨将香才人与霜嫔送出宫日子久了皇帝也就淡忘了霜嫔害得朱贤妃流产一事反而觉得此事不是大过对于那个柔美的可人儿皇帝并非无情霜嫔当年能受皇帝宠信自是有其过人之处且初恋最是难忘皇帝又是重情意的人不禁也起了将两人接回宫的心思自然最大的用心也是期盼能见一见岚公主。
小孩子